小品剧本网-优质相声小品剧本以及推荐民国故事(6)


标签: 小品剧本 民国故事

本内容由原创小品剧本网独家提供,更多小品剧本尽在原创小品剧本网

北洋之龙王士珍

如果要研究民国,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7年北伐革命之间,这一段北洋政府时期一定是个重点,在这段年代里军阀大混战、思想大解放,群雄逐鹿中原、思想百家争鸣,与刚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相比,不愧为一个人人都在讲自由、社会上下说真话、文化学术出大师、政府更迭走马灯的黄金时代。

在北洋时期里,或风起云涌,或暗潮汹涌,亦或尔虞我诈,而这之中一个个鲜活个性的人物无不将自我展现的淋漓尽致,“北洋三杰”就是最有代表性的,他们是“北洋之龙”——王士珍、“北洋之虎”——段祺瑞和“北洋之犬”——冯国璋。作为“北洋三杰”之首的王士珍,就是一个性格谦和、锋芒不露的人,但王士珍又是北洋时期的灵魂人物,他见证了北洋兴衰。

image.png

王士珍(1981.7.14-1930.7.1),字聘卿、号冠儒,直隶正定牛家庄人(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)。王士珍年幼丧父,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,十五岁便入伍当兵。光绪十一年(公元1885年),清政府在天津仿照国外模式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新式陆军学校——武备学堂,这里挑选了一大批优质生源,如段祺瑞、冯国璋、曹锟和吴佩孚等,培养了一大批优质军事人才,王士珍也是其中一员。原本被录取的是部队中一位叫黄世珍的福建人,但这位黄世珍最后没有来报到,阴差阳错的机会摆在了面前,求之不得的王士珍因而冒名顶替了黄世珍,成为了武备学堂的第一期学员。

学成毕业后,王士珍经老师廕昌推荐加入了袁世凯组织的北洋新军,“北洋之龙”从此开始了仕途之路。光绪二十年(公元1984年),王士珍率部进入朝鲜在平壤与日军作战,由于敌我双方实力悬殊较大,清军战败,但王士珍身先士卒、英勇抗敌额头受伤,右手无名指也被炸掉,凭借王士珍的正确指挥,部队迅速撤离,因而避免了被全歼,这一站也成为了中日甲午海战的前奏。

甲午海战后,袁世凯组织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,深受陆军大臣同时也是自己老师廕昌赏识的王士珍被推荐给袁世凯,袁世凯逐渐发现在军事训练方面王士珍着实是一个高手,后被任命为讲武堂总教习,王士珍也感激袁世凯对自己的知遇之恩,并使出浑身解数训练新军。最终,在清朝末年,王士珍官拜提督,被清政府委以重任。

历史走到了旧历的辛亥年1911,垂垂老矣的满清王朝寿终正寝。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,他又一次想到了勤奋努力、气质儒雅的王士珍,但此次王士珍婉拒袁世凯并不肯出山,甘愿赋闲在家。不肯罢休的袁世凯派儿子袁克定前往王士珍的老家正定当面要求,可还是被王士珍拒绝了。最后,是段祺瑞设计把王士珍约到车站然后强架上火车带到北京。

这一次,袁世凯安排王士珍出任陆军上将,之后又加升为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六大办事之一。民国早年间的“袁世凯复辟”、“张勋复辟”、“护法战争”以及 “府院之争”等重要历史事件王士珍都是亲历者和见证者。最后,黎元洪与段祺瑞的闹的不可开交,发生了北洋政府时期著名的“府院之争”,这场争执后“北洋三杰”之中的“北洋之犬”冯国璋粉墨登场出任总统,王士珍也参加了冯国璋的组阁,任职北洋政府总理三个月后,极度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政坛纷争的王士珍请辞离开,这一次再也没有回来。

晚年的王士珍以北洋元老的身份经常出席一些慈善救济等社会活动,最后因罹患肝癌于1930年在北平逝世,享年70岁。王士珍结束了自己与中国近代革命密不可分的一生,从清末民初到北洋大时代,再到国民政府掌权时期,从一个冒名顶替的军校学员到陆军上将和北洋总理,这位被冯国璋誉为“德威上将军”的“北洋三杰”之首,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,成为了各派势力相互牵制的核心人物。当年拒绝袁世凯不愿意出山的王士珍不是对清室的愚忠、也不是对袁世凯的不满,而是对这个凌乱政坛已经厌倦,他不愿选择历史,但历史偏偏选择了他。

在瞬息万变、纷纷扰扰的北洋初期,王士珍的德式练兵严格新颖,并深受重用,为落后的中国军队迈向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,同时也奠定了北洋的军阀基础。 

更多小品剧本及精彩文章,尽在原创小品剧本网




欢迎来到原创剧本网